close


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獎昨天頒獎,六位得主劉國松(左起)、施叔青、李祖原、李泰祥、劉若瑀、李屏賓與總統馬英九、文建會主委黃碧端(右一)合影。
記者林秀明/攝影









 














第12屆國家文藝獎 6名得主獲總統贈獎表揚


 


「第12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今天(26)在台北賓館舉行,總統馬英九親自出席贈禮給6位獲獎人,馬總統除了肯定這些獲獎藝術家的貢獻外,也希望臺灣不但要以「文化立國」,更要朝「文化興國」方向努力。

象徵國內藝文界最高榮譽的「國家文藝獎」,今年共有6名得獎者,包括:攝影師李屏賓、建築師李祖原、作曲家李泰祥、作家施叔青、表演藝術家劉若瑀和畫家劉國松,贈獎典禮除了邀請漢寶德、白先勇及侯孝賢等人擔任頒獎人外,總統馬英九也親自贈獎給獲獎者,馬總統說,過去海峽兩岸都是文化為政治服務,現在希望政治為文化服務,讓文化界有更好的發展空間,看到所有獲獎人的成就,並提攜後進,也期望未來達到「文化興國」的目標。

獲獎的作曲家李泰祥感謝國家文藝獎的肯定,強調自己將會繼續進行音樂創作。

作家施叔青是國家文藝獎以來第一位獲獎的女性作家,畫家劉國松則是本屆獲獎者年紀最長的,建築師李祖原說,建築比攝影更辛苦,在建築這條路上,可說是在「苦難中成長」,表演藝術家劉若瑀除了感謝獎項的肯定外,也表示自己會在表演藝術上繼續努力,攝影師李屏賓則表示,將把這項榮耀跟所有的工作同仁分享。

圖說:六名第12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合影,(左到右)分別是作家施叔青、建築師李祖原、畫家劉國松、攝影師李屏賓、表演藝術家劉若瑀、和作曲家李泰祥。


(2008/9/26 下午 05:24:08 徐詠絮)

引自:http://web.ner.gov.tw/culturenews/culture/culture-detail.asp?id=934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屆國家文藝獎李泰祥、李祖原等獲獎

 

中廣新聞網 (2008-09-26 19:30)




堪稱國家最重要的藝文獎項「國家文藝獎」,今天在台北賓館舉行頒獎典禮。「第12屆國家文藝獎」六名得獎者是攝影師李屏賓、建築師李祖原、作曲家李泰祥、作家施叔青、表演藝術家劉若瑀和畫家劉國松,今年獨缺舞蹈類得主。總統馬英九親自出席贈禮給六位獲獎人。(陳映竹報導)


「我唯一盼望的就是能夠繼續寫下去,這就是我生命的榮耀、也是我的意義」這是和帕金森氏症搏鬥的李泰祥,獲得國家文藝獎的得獎感言。這些年來,李泰祥因為生病,音樂創作難上加難,但他靠著意志力,完成了「情奔」等音樂作品。


除了李泰祥,小說家得主施叔青,是第一位獲得國家文藝獎的女作家。畫家劉國松則是本屆獲獎者年紀最長的,民國二十一年出生,今年七十六歲。攝影師李屏賓把項榮耀跟所有的工作同仁分享。建築師李祖原說,建築比攝影更辛苦,在建築這條路上常要受業主的氣,建築可說是在「苦難中成長」。表演藝術家、優表演藝術劇團藝術總監劉若瑀表示,今年是他投身表演藝術第三十年、成立優劇團第二十年,這個獎項對他別具意義。


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獎由總統馬英九頒獎,得獎者將獲得新台幣六十萬元獎金。馬英九除了肯定這些獲獎藝術家的貢獻外,也希望未來朝向以「文化興國」的方向努力。


引自: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80926/898827.ht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舟七號升空 劉國松再畫太空畫

















中國大陸神舟七號太空船成功發射受矚目,以「太空畫」系列聞名的水墨畫家劉國松今天表示,神舟六號升空時,他就畫了好幾張相關作品,這次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他很開心,也會繼續再畫。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今天下午在台北賓館舉行,總統馬英九親臨祝賀劉國松、建築師李祖原、作曲家李泰祥、作家施叔青、攝影師李屏賓及表演藝術家劉若瑀六位得獎者。

劉國松被譽為戰後台灣美術史上最具影響力與知名度的藝術家之一,以抽象水墨畫聞名國內外畫壇,1968年他深受太空人登陸月球感動,展開「太空畫」系列作品,1977年前後此系列暫告段落;近年他在大陸各地旅行,畫作展現名山大川所帶來的感動。

劉國松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大陸近年發展太空計畫,這是中國人的盛事和驕傲,神舟六號升空時,他就畫了好幾張,昨天神舟七號升空,當然還會再好好畫。

對於得獎,李屏賓在記者會上表示,攝影工作需要工作人員合作才能完成,得獎榮耀和工作人員分享;李祖原則笑說,建築也是要很多人才能完成,而且要受業者的氣,是在「苦難中成長」。

施叔青表示,身為首位獲獎的女作家,她很自豪,而和其他得獎者相比,作家「工本費」最便宜,她都用原子筆寫作,紙張正反面都可以寫,很節省資源;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李泰祥則表示,創作是一種榮耀,會繼續創作下去。

劉若瑀說,從事表演藝術三十年,「優人神鼓」也成立二十週年,此時得獎意義非凡,她感謝所有工作同仁及支持「優人神鼓」的觀眾。



【2008/09/26 中央社】@ http://udn.com/



引自: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4534820.sht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國家文藝獎頒獎 馬英九親賀六位得獎者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9-26 19:32:52





陳恆光/整理

 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今天在台北賓館舉行,總統馬英九讚揚畫家劉國松、建築師李祖原、作曲家李泰祥、作家施叔青、攝影師李屏賓及表演藝術家劉若瑀六位得獎者,都是大師級人物。

 中央社26日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國家文藝獎,七月公布第十二屆得獎人,今天下午舉行頒獎典禮,馬總統、文建會主委黃碧端、國藝會董事長黃明川出席,並邀請侯孝賢、陳邁、藤田梓、白先勇、劉惠珍、漢寶德等藝文界人士擔任頒獎人。

 馬總統致詞表示,國家文藝獎是最受矚目的文藝獎,六位得獎者都是大師級人物。

 對於曾拍過「花樣年華」、「千禧曼波」等片的李屏賓,馬總統說,李屏賓拍過很多部侯孝賢的電影,被譽為「影像詩人」;李泰祥音樂作品從民歌到嚴肅作品都膾炙人口,成為三十年來台灣人共同的記憶。

 馬總統說,李祖原的作品大家耳熟能詳,強烈展現中華文化色彩,代表作台北101大樓成為台北市地標;施叔青筆耕很早,在高中時代就讀過她的作品,「香港三部曲」、「台灣三部曲」等系列和大河小說寫法不太一樣,創造嶄新風格。

 此外,馬總統表示,劉若瑀的「優人神鼓」1988年在法國亞維儂演出,走向國際舞台,但也沒忘記本土責任,今年二十週年並展開環台雲腳,令人感動;劉國松以水墨畫聞名,他剛到哈佛大學唸書時,看到東亞法學研究中心大廳擺了劉國松的畫作,覺得很感動和驕傲。

 馬總統說,「工程可以使一個城市變大,只有文化才能使城市變偉大」,以往的年代是文化為政治服務,但政治應為文化服務,讓文化界獲得更多資源,創造更好成果,不只「文化立國」,還要「文化興國」。

【中央網路報】

 

引自: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05277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國家文藝獎》苦過才有喜悅 李泰祥譜寫希望






















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獎昨天頒獎,六位得主劉國松(左起)、施叔青、李祖原、李泰祥、劉若瑀、李屏賓與總統馬英九、文建會主委黃碧端(右一)合影。
記者林秀明/攝影



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昨天舉行,得獎人畫家劉國松發表得獎感言:「活到什麼時候,就畫到什麼時候」;作曲家李泰祥也說,要以有限的人生繼續譜寫希望之歌、生命歡愉的樂章。

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遴選的國家文藝獎,今年共選出表演藝術劉若瑀、畫家劉國松、建築師李祖原、作家施叔青、電影攝影師李屏賓、作曲家李泰祥六位得獎人。

馬總統致詞時強調,過去是文化為政治服務,現在要扭轉這種現象,讓政治為文化服務,台灣不只要文化立國,更要文化興國。

頒獎典禮延續往年慣例,邀請與得獎人關係密切的親朋好友擔任頒獎人,劉若瑀從支持她的大姐劉惠珍手中接過獎,談到影響她甚鉅的波蘭戲劇大師果托夫斯基,劉若瑀一度哽咽。

畫家劉國松表示,以前曾說過要畫到九十五歲,後來修正為一百歲,現在他還要再修正:「活到什麼時候,就畫到什麼時候」。建築師李祖原則表示,任何民族都有偉大的建築,建築背後有偉大的思想,他的使命就是在民族美學基礎上,繼承、開創中國建築新風貌。

作家施叔青則表示,自己是天生的「島民」,從台灣、紐約曼哈頓島再到香港,都在尋找身分認同;過去,歷史解釋權在男性手中,她要找到女性觀點的歷史詮釋權力。

罹患帕金森氏症的作曲家李泰祥表示,生病後更能體會苦過才會有喜悅,他將繼續創作希望之歌。



【2008/09/27 聯合報】@ http://udn.com/



引自: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4535327.sht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二屆台灣文藝獎今日揭曉


http://news.sina.com 2008年09月26日 05:36 中國新聞社


9月26日,第十二屆台灣文藝獎在台北賓館揭曉並舉行頒獎典禮。台灣攝影師李屏賓(右三)、建築師李祖原(左二)、作曲家李泰祥(右一)、作家施叔青(左一)、表演藝術家劉若瑀(右二)、畫家劉國松(左三)獲此獎項,他們均為當今台灣文化藝術界的大師級人物。 中新社發 楊旭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社台北九月二十六日電(記者楊旭 耿軍)第十二屆台灣文藝獎二十六日在具有歐陸風格建築特色的台北賓館揭曉並舉行頒獎典禮。台灣攝影師李屏賓、建築師李祖原、作曲家李泰祥、作家施叔青、表演藝術家劉若瑀、畫家劉國松獲此獎項,他們均為當今台灣文化藝術界的大師級人物。


  台北賓館二十六日下午名流雲集,賓館內的紅地毯將各個富麗堂皇的大廳連在一起,在燈光的照耀下成為藝術殿堂。獲獎藝術家依次走過紅地毯。


  台灣攝影家李屏賓為人熟悉的作品如電影《花樣年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得獎理由是,李屏賓的攝影具有獨特的人文思惟與視野,其攝影專業豐潤電影的影像風格,迅速成為國際影壇的注目焦點。


  建築師李祖原是台北地標“一0一”大廈的設計師,他設計的不少建築物都成為當地的標誌。得獎理由評述他的作品表達中華文化的哲學思考,展現獨特的美學造詣。


  廣為傳唱的歌曲《橄欖樹》名冠華人世界,詞作者是三毛,曲作者便是作曲家李泰祥,三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他寫了大量了校園歌曲、流行歌曲、民謠、原住民歌謠、電影配樂等。


  作家施叔青一九六0年代開始創作,迄今不懈。創作小說二十餘部,另有戲劇評論、作家訪談錄、散文集多本,其小說《香港三步曲》影響較大。


  表演藝術家劉若瑀將西方葛托夫斯基身體訓練結合東方傳統武術、擊鼓、太極等元素,探索出“當代肢體訓練法”,在專業領域上具開創性。


  畫家劉國松對現代水墨畫的創作和貢獻成績卓越,影響深遠。(完) 【編輯:唐偉傑】


引自:http://news.sina.com/tw/chinanews/101-101-101-104/2008-09-26/05363323734.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夜色如水 的頭像
    夜色如水

    飄動而來的是夢,飄動而去的也是~夢

    夜色如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