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聯合報╱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
2007.11.01 08:43 am |
|
|
以「海洋、音樂、愛」為主題的「2007太平洋詩歌節」,明天起3天在花蓮市松園別館登場,除了老、中、青三代30多位詩人齊聚一堂外,將詩與音樂結合是今年詩歌節的一大特色。
太平洋詩歌節策展人陳黎指出,今年除邀請本地出身的詩人楊牧、陳義芝、陳克華、吳岱穎外,也邀請了余光中、焦桐、江文瑜等多位詩人、詩評家,也有李泰祥、黃建為等多位作曲家、歌手;另外,童春發、阿道.巴辣夫等原住民學者、舞者,也都會應邀出席,大家一起談詩吟詩。
明天除了談詩吟詩外,開幕之夜邀請到音樂界名人李泰祥演唱過去所譜的「余光中詩樂」,原住民聲樂家李奕青、林芊君也會和日本樂者WAKA、YO以印度西塔琴帶來「海洋之歌」。
【2007/11/01 聯合報】@ http://udn.com/ 
|
引自:http://udn.com/NEWS/TRAVEL/TRA1/4078541.shtml
2007第二屆太平洋詩歌節 『海洋、音樂、愛』 |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林寬佳/花蓮縣報導】 |
一連三天的活動,將以詠詩方式詮釋台灣的文化。 (攝影/林寬佳)
由花蓮縣文化局、祥瀧公司、吳景聰文化藝術基金會所辦「2007第二屆太平洋詩歌節」於2007年11月2日在花蓮松園別館展開。此次主題「海洋、音樂、愛」則是承繼著第一屆太平洋詩歌節的緣起---花東縱谷間面海的小城,山風海雨滋潤的詩歌的家鄉,孕育了駱香林(1894-1977)、楊牧(1940-)、陳黎(1954-)、陳克華(1961-)等一代又一代氣質獨具、視野開闊的詩人,匯聚了阿美、泰雅、太魯閣、布農、噶瑪蘭、閩、客、外省漢人等多元的鄉音與歌聲——在這裡,在太平洋邊、小小美崙山上,一個日治時期舊建築再造的藝文空間「松園」中,將舉辦一個看得到海藍天藍,聽得到蟬聲蛙鳴,松濤與海波對話或對望終日,有詩有樂,有星光,有露濕的「太平洋詩歌節」。 在融合「山脈、海洋、老松」的成分上,轉而融匯發顯成為今年的太平洋詩歌節主題定位---「海洋、音樂、愛」。 第二屆太平洋詩歌節為了延續去年的多樣性,今年不只請到了余光中、楊牧、黃春明等台灣文學界泰斗,更邀請了國際知名的美籍華裔詩人施家彰(Arthur Sze)及Andrea Lingenfelter,期盼這樣山海共存特質的詩歌節,能夠藉著太平洋海域的連接,進而將詩彙整。 在去年詩歌節的「詩歌之夜」上讓許多人感動落淚的音樂界巨人李泰祥,今年亦受邀參加,並將在開幕之夜演唱出過去所譜的「余光中詩樂」,不僅如此,李奕青與林芊君更邀請了日本樂者Waka、Yo一起為詩歌節開幕前夕的下午帶來「海洋之歌」,用音樂來傳達海洋的氣息。 屬於學院派作風卻新潮前衛的洪崇焜與陳立立等人也會用突破傳統的方式,將現代音樂與現代詩的結合做一個完美的呈現;詩人歌者黃建為亦將在太平洋詩歌節閉幕晚會上演唱,他將用自己創作的音樂,來表達他對人生的看法,其歌如詩,詩亦如歌,盼為第二屆太平洋詩歌節成功劃下句點。 期待2007第二屆的太平洋詩歌節中,能用海洋的本質展現多元面向與沈靜狂野的特色,用音樂來詮釋生命中許多難以抹滅的片刻,用「詩」來表達一個人內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希望這樣的期許,可以為與會的詩人們帶來豐富的感動,更為前來聆詩的觀眾們帶來美好的收穫。 活動日期將至2007年11月4日為止,相關活動訊息可上網查詢:www.art-mall.com.tw或是 www.pinggarden.com.tw可得知。(攝影/林寬佳)(文/花蓮松園別館)
|
|